降准意味着通胀吗 银行降准降息会造成通货膨胀吗
降准意味着通胀吗
并不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货币政策的方向。如果美联储加息,那么就会导致资金回流美国,从而推高美元,这样一来,人民币贬值压力就会增增大。第二,中国经济基本面良好,货币政策不会过度宽松。我们知道,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银行降准降息会造成通货膨胀吗?
首先,你的问题分为这么几个小点:
银行的降利率就是你说的降准降息中的降息。另一个降准降的是存款准备金率。
降准降息不必然导致通货膨胀,但是如果没有财政政策的调和还是会产生通货膨胀的。
对三种手段解释一下。首先,也是最容易理解的印钞票。国家发行货币会导致市场中流通的货币增加,但同时货币在流通的环节中由于破损、意外等等原因会消失一部分,正常的发行会正好补充这一部分消失的货币,而如果大量发行货币,就会必然产生通货膨胀。可以这样理解,市场中有一万亿价值的货物,目前市场中流通的货币正好是一万亿元,那么现在的物价水平就是一元价值的货物正好需要花一元钱购买。但如果国家突然又印了一万亿元现金,全部投入市场,不考虑货币乘数,那么市场中流通的货币变成了两万亿元,货物还是一万亿元的价值,导致一元价值的货物需要花两元钱购买。很显然的通货膨胀。历史上民国时期就做过这种事情,后果很显然,整个社会崩溃了。
第二种,降息。银行降利息会有什么后果呢。可以这样看,如果现在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息是年息百分之二十,那么我会把我所有的钱全部存在银行里吃利息。整个社会就会像我一样,把所有的钱都存在银行里。本来市场中流通的货币是一万亿元,最后这个政策一出,市场中流通的货币少了十倍,只有一千亿元。大家都有钱,但都拿不出钱来买东西,卖东西的也想赶紧把货物变现,存进银行。于是十元钱价值的货物只卖一元钱。通货紧缩。反之亦然,降息了大家都会把钱取出来投资,市场中流通货币变多,通货膨胀。
第三种,降准。存款准备金是什么东西呢。首先需要了解银行是怎么运作的。银行吸纳存款,然后放出贷款。放出的贷款资金实际上兜兜转转还是变成了贷款企业或贷款企业支付对象的银行的存款,结果银行又吸纳了存款,于是又可以放出贷款,如此周转。而存款准备金就是银行在放出贷款时必须交的一个保证金比例。比如银行吸收一万亿存款,交百分之十准备金,放出九千万贷款。第二次周转时再交百分之十准备金,放出八千一百万贷款,总共转完差不多吸收一万亿存款不考虑现金漏出可以给整个市场注入十万亿的流通货币。那么如果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从百分之十降到百分之五,第一次转就会放九千五百万贷款,第二次转就是九千万贷款,这样转到最后给整个市场注入的就是二十万亿的流通货币。流通货币增加了一倍,因而通货膨胀。
这几种手段一种比一种更需要复杂的运行机制。所以一种比一种生效慢,所以就更润物细无声,同样是调控,但是后面的肯定比前面的要稳。
以上的解释都是极简情况下的举例,只能代表大趋势,实际的调控会和理论上产生较大的差异。
央行全面降准是什么意思
央行全面降准是什么意思
央行全面降准是什么意思,12月6日,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央行全面降准是什么意思。
央行全面降准是什么意思1
所谓“降准”,即“降低存款准备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和存款金融机构必须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能够增加银行可用于放贷的金额、使银行向市场供应更多的资金。
双降指的是什么
双降,指的是中国人民银行,降存款准备金率和降存款利息;降存款准备金率和降存款利息的目的是一样,都是为了给市场减少流动性,一般是为了防止经济过热;当经济发展过快,或者CPI比较高的时候,一般会加存款准备金率和存款加息。
中国人民银行,是管理银行的银行,和我们平常在城市看到的.中国银行是不同的,中国银行是商业行业,对公司或者个人进行金融活动;中国人民银行,也称为中国央行,中国央行是专门管理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等商业银行的机构。
我们经常在电视或者网络看到中国商务部,每个月都会公布国家GDP增长速度、CPI增长速度等等经济指标,而这些经济指标是衡量经济发展速度是否合理的关键因素,这些因素也是中国央行是降存款准备金率和存款利息,还是加存款准备金率和存款利息的重要依据。
当GDP增长速度过快,CPI增长速度过高的时候,中国银行一般会考虑增加存款准备金率或者存款利息,存款利息高,资金会愿意把钱存入银行,而投资意愿会减少,这样就可以抑制经济的过快增长,经济增速放慢,物价(CPI)的增速自然也会放缓。
存款准备金率,指的是老百姓把钱存入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不能全部用于贷款,会把一部分钱存入中央银行,这一部分存入中央银行的比例称为存款准备金率,这个比例是由中央银行规定的,一般在8-22%之间;央行会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形势进行调整。
存款利息,就是老百姓把钱存入商业银行得到的利息,利息的高低也是中国银行规定的,当然,中国银行对利息高低也不会要求各商业银行完全一致,但必须在央行规定的范围之内,在规定的范围内各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进行调整;这也是老百姓有时感觉商业银行利息有高有低的原因。
央行全面降准是什么意思2
12月6日,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
央行表示,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除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部分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外,对其他金融机构普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考虑到参加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的大多数金融机构都达到了支农支小(含个体工商户)等考核标准,政策目标已实现,有关金融机构统一执行最优惠档存款准备金率,这样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
为何降准?
东吴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李勇表示,首先,降准有利于让中国经济实现“软着陆”。“2021年第三季度实际GDP当季同比为4.9%,1992年以来,除去2020年疫情特殊时点外,实际GDP当季同比首次跌破5%。随着稳增长压力的加大,此时以降准来实现经济的‘软着陆;是适时之举。”他说。其次,降准还可以减轻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浙商证券(601878)首席经济学家李超也表示,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货币政策首要目标正在切换至稳增长,通过降准应对经济增长下行压力正当其时,这对于做好跨周期调节、维护经济大局总体平稳、增强经济发展韧性也至关重要。此外,当前一般贷款加权利率仍需要进一步引导下行,而通过降准置换MLF也能帮助商业银行降低资金成本,进而利于向资产端传导,为实体部门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宏观团队也认为,此时提降准主要是缓解经济增长压力,尤其是需求疲弱、地产投资和销售下滑等问题未见好转。此外,他们还指出,当前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之间的“剪刀差”仍在历史高位,中下游小微企业经营困难持续加剧,降准可以向银行体系释放稳定、无息的长期资金,既能加大银行信贷供给能力,还可以直接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推动银行在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对小微企业提供信贷过程中,控制综合融资成本,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冲PPI和CPI“剪刀差”给企业造成的利润侵蚀压力。
降准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宽松
值得一提的是,降准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宽松。对于此次降准,中国人民银行明确表示,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稳字当头,不搞大水漫灌,兼顾内外平衡,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加强跨周期调节,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支持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也指出,降准不应被解读为货币政策宽松的表现,降准后央行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健。央行也会更好的使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绿色金融、科技创新和乡村振兴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东吴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陶川认为,2022年上半年很可能是国内货币政策宽松的主要窗口期。下半年如果美联储迫于通胀而开始加息,我国央行进一步宽松,尤其是降息的空间将十分有限。
央行全面降准是什么意思3
中国人民银行周一宣布,将于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更好支持实体经济。
央行表示,此次降准是货币政策常规操作,不改变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释放的一部分资金将被金融机构用于归还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还有一部分将被金融机构用于补充长期资金,更好满足市场主体需求。
“人民银行坚持正常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不搞大水漫灌,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央行称。
这是今年以来第二次全面降准。7月,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央行表示,本次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
央行预计,此次降准可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约150亿元一年,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降准是什么意思?
央行降准的意思就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由商业银行向央行缴纳,具有强制缴纳的特点,能够预防挤提等风险。假设原来的存款准备金率是25%,那么客户在商业银行存1000元,商业银行就必须交250元到央行,剩下的750元可以往外贷款。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下降至20%,客户在商业银行存1000元,商业银行只需交200元到央行,有800元可以往外贷款。央行降准意味着商业银行用来放贷的资金就会增加,可以赚取更多的利息,同时金融风险也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