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好转 豆粕现货价格波动频繁
本月国内豆粕现货发生了很大变化。月初受全国疫情反复影响,下游恐慌性成交提货显着放量,打破了国内豆粕累库节奏,反季节性下降。由于国际和国内油脂的强劲影响,进口大豆的压榨利润在8月中旬前后出现了大幅修复。油厂积极采购10-1月大豆,释放了远月基差,锁定榨利。中旬之后,随着疫情好转,物流运输恢复正常,豆粕现货价格频繁波动,中下游企业按需维持安全库存,采购心态再度收缩。
疫情恐慌下,成交和提货大增
截至8月25日,8月份国内豆粕成交量为472万吨,其中现货成交153万吨,基差交易319万吨。相比之下,7月份国内豆粕市场交易总量为392万吨,其中现货成交195万吨,远月基差成交198万吨;6月,豆粕市场总成交量188万吨。
本月初,由于国内反复爆发疫情,江苏是本轮疫情的重灾区,河南、广州等地因台风、强降雨、限电等多种因素影响油厂开机与交通运输,下游出现恐慌性采购与备货。此时,油厂受榨修推动,积极采购10-1月大豆,同时锁定榨利积极抛售远月基差,上下游共同推动下10-1月和4-7月基差短期爆炸成交。但是中旬以后,随着疫情的好转,市场提货速度放缓,采购积极性不高,且受期货价格维持区间运行,市场普遍观望情绪为主。
截至27日,沿海地区现货基差整体偏稳,主流现货基差在80-140元/吨,现货价格趋于稳定。其中华东因疫情逐步缓解,物流陆续恢复,供应宽松格局未变,工厂报价相对坚挺;而天津、广东、山东等地仍维持前期水平;整体来看,基差进入相对稳定局面。
进口大豆9-10月到港量是短期市场关注重点
根据海关数据,今年1-7月,我国大豆累计进口5762.7万吨,同比增长249.2万吨,同比增幅4.5%;其中单7月进口大豆约867.4万吨,环比减少19.1%,同比减少14.1%。数据显示,8月份进口大豆预计到达港量为806万吨,9月到港量预计为600万吨,10月到港进口大豆预计将达650万吨,即9-10月9-10月的到港量较前期大幅减少。根据8-10月月均800-850万吨压榨量预估,国内9-10月大豆供应存在偏紧预期,9月大豆到港量和压榨量将成为国内市场关注的焦点。
行情展望
短期之内,国内市场关注9、10月份大豆采购量和到港量的调整。目前,9月买船窗口基本关闭,10月份仍有补采的机会。但是,从目前的买船进度来看,9月至10月国内进口大豆到港不足基本确定,这可能导致国内商品大豆库存下降、油厂压榨和豆粕库存跟随下降,短期预计以震荡偏弱为主。